進入碳有價時代,減少碳排、增加碳匯的農法也受到重視,低碳農法如草生栽培、免耕農法已在各地實驗乃至落實。圖為不整地栽培的硬質玉米田。(攝影/吳尚鴻)
豐年雜誌
農業碳匯關鍵字

進入碳有價時代,搞懂碳匯、碳權有幾個重要關鍵字。減少碳排、增加碳匯的農法逐漸受到重視,而在土壤碳匯之外,屬於廣義農業部門的森林、海洋亦為重要碳匯,相關減量方法學已在建立中。

紅樹林碳匯能力優異,也具備濕地生態系等多項價值。(攝影/Chan Richie on 123RF)
豐年雜誌
自然碳匯、碳權走到哪?國內正跟上國際趨勢:跨國組織「漂綠」爭議、方法學更新值得借鏡

碳抵換權讓農業部門受到關注,植樹造林等以自然為本(Nature-based Solutions, NbS)方法屬於碳抵換權,可自大氣中移除或固定溫室氣體的造林固碳,更能帶來莫大的生態與社會效益。但新植造林有碳匯,並不等於碳權,還要透過國家設立或認可有效方法學,各國地理環境不同,尚須建立「各地區適用」的碳抵換權計算方法,也就是適合該國使用的自然方式移除溫室氣體之方法學,且須通過主管機關核准施行。

豐年雜誌
《豐年雜誌》2024年4月號 農業碳匯黃綠藍 碳權交易零碳排

隨著碳交易上路,農業碳匯、碳權掀起話題。《豐年》雜誌向農業部、碳交所及學者專家訪問、邀稿,破除種碳煉金迷思,然而全球面對氣候變遷趨勢及淨零排放目標,碳抵換額度(碳權)仍是農產業的轉機,黃碳(土壤)、綠碳(森林)、藍碳(海洋)三大自然碳匯的效益亦不僅在碳權交易,如何發展值得國內農產業重視。

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司長 莊老達 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博士、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碩士,曾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副署長、氣候變遷調適與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執行長、企劃處處長。
豐年雜誌
農業碳匯優質在多重效益 碳權只是功能之一:2040增匯千萬公噸 淨零、農業永續攜手企業ESG

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(COP21)《巴黎協定》首揭「淨零排放」(Net Zero)概念,並在2021年COP26定下2050年淨零碳排放目標,臺灣在同年「422世界地球日」由總統蔡英文宣示2050淨零排放,並在去年8月7日揭牌成立臺灣碳權交易所,推動碳交易。

全球如火如荼推動淨零排放,國內不僅坊間「碳權開發師」、「碳權交易師」相關課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,家中有塊地的農民也紛紛期待能經營碳匯取得碳權,多一筆收益。

田建中 臺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 國立臺灣大學會計學士、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碩士畢業。擁有中華民國會計師、內部稽核師、證券投資分析人員、美國特許財務分析師(CFA)等證照。
豐年雜誌
碳交易上路 碳交所田建中:農業將成重要碳權來源:國外自然碳權將上架 臺灣自然碳權加速推進

臺灣碳權交易所首批國際碳權去(2023)年底掛牌交易,上架7個碳權專案,類型包括再生能源、潔淨水源,臺灣終於踏出碳權交易第一步,宣告碳有價時代來臨。第二批將爭取引入國際自然碳權,以森林專案為主,預計每公噸價格約20美元,高於首批碳權,近期即將上架交易,備受農業界高度重視,本土自然碳權推出時程也引人關心。

位於將軍巷埔里的玉米田。
豐年雜誌
土壤碳匯潛力高 改善土地管理農業有韌性:「不整地」讓農地好起來 池上米減肥作淨零

土壤是地球陸地生態系統最大的自然碳匯,適當的農業土地管理,不僅可減少肥料及人工成本,生產更有利潤,也能減少碳排,累積有機質,進而增加土壤碳匯。

臺南北門農友劉榮友操作不整地栽培,讓作物與雜草共生,即使還沒有賺到碳權,他生產的硬質玉米更具氣候韌性、產量穩定。宜蘭二期休耕綠肥改種「滿江紅」、臺東池上以「點肥」農機深層施肥,可減少水稻田的甲烷排放及施肥量。

豐年雜誌
龍崎竹業復興 莿竹林碳匯再造地方創生契機:增匯、減量、循環 龍崎要做全臺第一淨零農會

臺南市龍崎區農會是員工僅20人的地方小農會,卻也是國內少數涉足林產業的農會。龍崎農會自2007年起發展竹炭產業,造窯燒炭,生產竹炭包、竹炭皂、竹炭麵、竹醋液,並運用竹炭纖維做襪子、圍巾、衣物及枕被等產品,每年可創造6、700萬元營業額。

竹炭微細多孔結構勝於木炭,可調節溼氣、吸附異味、抗菌防蟎,釋放有益人體健康的負離子、遠紅外線,相關產品廣受民眾歡迎,竹炭儼然成為「黑金」;但又不只是「黑金」。

竹山木屐寮滯洪生態園區。
豐年雜誌
竹山木屐寮滯洪生態園區 森林碳匯專案全國首註冊:水利署四河分署整治東埔蚋溪 造林創造多重價值

2019年環境部通過國內第一個「自然碳匯」方法學「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」後,由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搶到頭香,率先成功註冊「東埔蚋溪綠美化場地(2022)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」。東埔蚋溪為濁水溪支流,主要流經南投縣竹山鎮、鹿谷鄉,第四河川分署於竹山交流道旁的東埔蚋木屐寮滯洪生態園區,種下5,500株樹苗,預計可得到1,008.63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碳匯。

豐年雜誌
紅樹林、海草床碳匯效益高 供育生態、漁業資源:航向碳匯藍海 本土藍碳方法學送審

因應國內2050淨零排放政策,屬於藍碳之二的海草床、紅樹林減量方法學在今年3月由海洋委員會送入農業部審查。計畫主持人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林幸助表示,藍碳可貢獻碳匯是森林的1.5至2.5倍,計每年約貢獻3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。

紅樹林與海草床除了是固碳高手,也是許多生物的庇護所與哺育地,澎湖中心投入海草床復育多年,未來將協力社區發展碳權交易方案,讓碳匯挹注社區發展。